解密国家电网背后的这个组织……

时间:2019-3-28 分享到:

中国电科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成立于1951年,重点开展电网共性和基础性关键技术研发、试验检测和技术标准制定,并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服务。建院以来,中国电科院承担各类国家和政府科技计划项目400余项,逐步形成了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在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电网控制、新能源发电并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94项,拥有有效专利3000余项,出版科技专著400余部,发表科技论文7000余篇;2010年至今,获批发布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44项,行业标准370项,团体标准45项,为我国电力科技进步和电力工业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为贯彻国家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瞄准世界能源电力科技前沿和企业实际问题,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抢占科技制高点,引领电网创新发展。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中国电科院提出了分“三步走”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力科研机构的新时代战略目标,通过聚焦重点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服务能力,努力建设成为电网重大基础理论创新的诞生地、高端电力科技的策源地、世界顶尖发明创造的聚集地。

在国家科技战略引领下,中国电科院提出一系列创新管理举措,科技研发效率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科研顶层设计,使创新资源更加集中。初步形成“顶层设计先行、指南申报落地、战略规划兼容”的研发策划模式,依托顶层设计凝练聚焦技术新方向,培育未来业务增长点,并在重大战略方向的遴选上支撑顶层设计,促进科技资源进一步向核心技术方向聚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增强了科研投入的系统性、全局性和协同性。通过科研顶层设计,凝练出了50个重点研究方向、44项核心技术、8个中长期战略性科研方向,基本确立了中国电科院未来若干年的核心重点技术方向。二是实施研发组织优化,使综合优势更加凸显。初步建立“总体设计、集中攻关、分散实施”的跨专业联合攻关机制,形成院内单位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互通有无的协同攻关体系。通过优化研发组织模式,五年来先后攻克了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特高压变电设备状态预警、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配电网自愈控制、规模化储能系统集成等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

随着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方案逐步实施,国家有关部门于2016年首次采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形式组织项目申报。在国资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有序组织下,中国电科院积极参与各相关专项申报,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共计参与了12个专项、73个项目的申报,截至目前已有49个项目(15项牵头、34项配合)获批立项,特别是在智能电网领域,已连续三年成为承担项目最多的单位。

开发“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助力“新时代”电网稳定运行

――大容量风电机组电网友好型控制技术

我国是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2017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50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64亿千瓦,均为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末,全国风电装机将突破10亿千瓦。随着风电并网比例不断攀升,局部区域风电穿透率已超过100%,具备高比例风力发电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正逐渐形成。

跟以同步发电机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时代”电力系统最大的特征在于风电带来的高比例

版权所有:http://www.dianrong1.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