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两年很多人都发现了内存价格是一路暴涨,但是时隔8年之后,却迎来了巨大的价格下跌,有关于国外一些企业对中国企业恶意竞争的传闻也是不断。那么如今内存条的价格是真的遭到了三星等巨头的控制了吗?或者说这只是市场的自然规律使然呢?
从2019年的2月份开始,内存的价格就已经开始下跌了,并且是行业性的整体下跌,同时所有厂商的内存产品都出现了库存积压的状况,并且积压了约两个月左右,相对于曾经的供不应求,如今可以说市场已经远远的供大于求了。一般来说,产品价格的下跌都会迎来销量的增长,此次降价的幅度高达30%,甚至比行业预测的25%还要高,这种情况可是八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降价。SK海力士2019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跌69%,创下2012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4月25日周五,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发布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跌至1.37万亿韩元(约合12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1.5万亿韩元。
该公司提到,芯片产品价格的下跌速度高于预期,出货量也有下跌,是营收和利润下跌的原因。当季SK海力士芯片产品量价齐跌,DRAM出货量季环比减少8%,均价下跌27%;NAND出货量季环比萎缩6%,均价跌32%。
周五开盘后,SK海力士股价小幅下跌后转涨,截至发文涨1.02%。一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2%,至6.77万亿韩元。
SK海力士是全球第二大记忆芯片制造商,仅次于三星电子。苹果是SK海力士的重要客户,彭博数据显示,苹果贡献了该公司约13%的销量;英特尔和华为也是SK海力士的客户。
一季度,SK海力士的利润率也有明显下滑,毛利比去年四季度减少了18%,营业利润率也减少了25%。
受到手机销售萎缩、云服务商采购前景不明的影响,芯片制造行业的其他巨头同样日子不太好过。三星电子本月早些时候披露,称受到内存芯片价格下跌、显示器面板销售放缓、智能手机疲弱的影响,该公司一季度运营利润或将下滑60%,创下2014年三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
存储芯片的涨幅和下跌其实都是由上游的芯片厂商来决定的,只要是芯片的颗粒价格发生变动,例如涨价,那么最终生产出来的内存商品自然会涨价,成本肯定是会分摊到消费者的头上的,所以,对于这些大渠道商来说,时刻关注着内存颗粒的价格是很重要的,毕竟涨价跌价变化快,更新的慢就很可能会遭受损失。曾经的芯片颗粒通常是以期货的形式供应的,对于想要购买内存产品(内存条,SSD)等,只要价格方面的变动幅度不大,其实不用去在意这个变幅,但是这一次内存颗粒价格的可以说相当的夸张了!
因为自从去年10月份的内存价格发生巨大的变动之后,全世界的内存芯片市场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赶超房价的内存牛市,如今却直接熊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去年的笔记本和手机等智能设备销量下跌有着很大的关系。之前预计的下跌幅度大约为25%左右,但是如今却破了2011年以来的纪录,跌幅一度产超过了30%,这意味着买内存条可以一下子省下几百块钱。对于我们来说自然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各大厂商来说呢?疯狂下跌的内存芯片价格让各大OEM厂商痛苦不堪。最新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这和市场的持续供过于求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内存的芯片大部分交易已经更改成了月结的方式。所以对于我们终端市场来说,上游价格的变化会更快的得到反馈。
另一个方面,如今内存市场的需求也遭到了一定的压制。因为各大电脑和手机厂商都无法消化掉供应商的各种库存所以。所以导致了整个内存市场出现了“无量下跌”的尴尬境地。所以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便上游进一步降价,也无法对内存的销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市场的需求上升,但是这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半导体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在正常的逻辑下,如果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一旦下跌,那么各大厂商一定通过会削减产量,来达到保护市场的价格。但是,对于如今的半导体行业来说这样的逻辑是根本不存在的,为什么呢?
因为内存价格下跌反而会进一步刺激各大半导体厂商的产能扩充,因为产能越大,成本越低,所以才能进一步从而干掉竞争对手,达到洗牌的目的,之后再自己涨价,相当于是一种行业的垄断。所以目前三星,镁光,SK海力士等厂商都在不余遗力的建厂,都希望自己能够一家独大,所以对于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也存在着巨大的冲击,因为我国的紫光集团在内存方面才刚刚有造诣,相关的产品也即将上市,此时内存行业迎来大降价或许不是利好的消息,虽说表面上外国企业并不是在围剿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但是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紫光原本是能够打破这种垄断的,如今肩上的任务似乎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