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时间:2018-5-16 分享到: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专业必修课程, 其中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是该门课程里的入门基础内容, 用于讨论晶体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在原理型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图1) 的基础上, 引出了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以改善电路性能, 如下图2所示。该电路是一个经典的实用的放大电路。

图1   下载原图

(1) 只有一个直流电源, 节约了电路;

(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分离;

(5) 频率响应发生了变化。

图2   下载原图

2 什么是电容

[2]。

3 电容分析

对于图1的原理性电路, Rb和Vbb一起为电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但是Rb的存在, 同样会让信号ui在Rb上产生压降, 则输入到放大器上的信号就相应减少了, 影响了整个电路的放大能力。而图2所示电路, 因为耦合电容的存在, 让交流通路和直流通路分开, 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载原图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图4   下载原图

根据前述电容的定义, 得知电容内部并没有带电粒子的运动, 只是把电荷存储在两块极板上, 每块极板上存储的电荷为q=Cu。即对于线性电容元件, 其容值越大, 极板上存储的电荷量越大。电容内部没有电荷的运动但是可以传递电流, 电流公式为,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

(2) 由电容元件的电流公式可以看出, 电流与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 电容上电压发生剧变时, 电流很大, 当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时, 电流为零。故电容在直流情况下其两端电压恒定, 相当于开路, 或者说电容有隔断直流的作用。

3.2 通频带的影响

如果没有加上耦合电容, 则任何低频的信号甚至直流都能传送到放大器上, 但是加上耦合电容后, 使得只有到了一定的频率的信号才能通过电路进行放大, 使得电路的通频带变窄了。

, 可以看出, 对于直流, f=0, 即电容对直流的容抗无限大, 相当于断路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如果希望频率较低的输入信号也能通过电容, 几乎无损失地加在放大器的基极与发射机之间, 则希望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容值足够的大。由于放大器的极间电容的容值非常小, 在p F级别, 因此在同样的低频段信号, 极间电容表现为容抗很大相当于开路。对于图2, 在低频段时, 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下载原图

(1) 假设从信号源传过来的信号是直流, 则Ce断路, 则放大器及Ce这块电路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 从信号源传过来的信号, 被rbb′、rb′e及Re进行分压, 由于Re相对与rbe较大, 甚至可能更大, 所以Re分掉了很大一部分的信号, 则通过gmUb′e传送到后面的信号则相对的变小。

图6   下载原图

3.2.2 电容对下限频率的影响
图11   下载原图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图13   下载原图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图15   下载原图

[1]。

, RC为回路的时间常数, 下限频率与时间常数成反比, 时间常数越小, 下限频率越大。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里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的深度分析

3.3 电容的接法

对于静态时, 其电路如图3所示, 此时电容C1连接在B点与信号源之间, 在分析静态时, 假设信号源为0, 则此时的C1上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为UBQ, 连接到B点的极板上就会积累正电荷, 为正极, 而连接信号源一边的极板上就会积累负电荷, 为负极。同理电容C2连接在集电极的一极为正极, 积累正电荷, 而连接负载的一极为负极积累负电荷, 使C2电容上的电压等于UCQ。旁路电容上连接在发射机上的一极为正极上会积累正电荷, 连接地的一极为负极积累负电荷, 使Ce上电压等于UEQ。当信号源加入时, 由于需要放大的信号比较小, 使得信号源产生的交流电压, 叠加在电容的静态电压上, 引起电容上两块极板上电荷量的变化, 形成电流进行传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由于耦合电容极旁路电容的存在, 使得动态信号叠加在静态电压之上, 分析时动静态分离, 且uo的输出为纯交流信号。

具有静态工作点稳定作用的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认真透彻的分析该电路, 能再放大、电容工作原理及频率响应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 对模拟电路整个系统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版权所有:http://www.dianrong1.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