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及半导体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全球半导体行业保持稳步增长。2010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从PC时代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过去十年(2009~2018年),我国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速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速的3.3倍,而全球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3倍。与此同时,在PC、智能手机等领域强大的整机组装制造能力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在全球占比达到了33%,比第二名的美洲高出11个百分点。
■ 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分工细化降低进入壁垒。产品角度:半导体产业已成为全球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以5G、汽车电子、物联网、AI(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数据中心、工业机器人、智能穿戴等为驱动因素的新一轮硅含量提升周期到来,给半导体产业带来新机遇。产业链角度:全球产业链分工细化大幅度降低了半导体行业进入壁垒。我国作为半导体产业的追赶者选择了先突破垂直分工模式中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设计和封装测试环节,从而带动制造环节和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集成器件制造)企业发展的发展路径。
■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半导体产业链制造能力的不足使我国成为半导体进口第一大国。2018年,中国净进口的集成电路全球占比高达56.45%,这巨大的贸易逆差成为刺激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的根本动力。产品角度:CPU等核心领域受制于人,中低端产品发展迅速,短期内主要在逻辑电路和移动终端微处理器领域寻求发展。产业链角度:我国封测行业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壮大,业务全球化特征明显,而作为产业发展龙头的IC设计公司与中国本土制造能力之间不匹配的情况较为明显,本土制造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 政府主导的大基金将进一步加速我国半导体产业成长。在半导体产业链向我国转移趋势基本确立的前提下,工信部主导的半导体产业大基金项目可能加快这一趋势。该基金已完成一期投资1,378亿元,二期计划投资约2,000亿元。从投资分布来看,一期主要集中在我国竞争力较弱的半导体制造领域,二期则适当扩围生态体系缺失环节。
■ 建议加大半导体行业资产配置比例。鉴于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产业进入壁垒的下降,我国半导体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分阶段实现进口替代突破,半导体产业向我国转移趋势明显,而大基金可能加快这一进程。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会成为新动能领域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建议银行加大这一行业的资产配置比例,具体投资企业我们将在本行业报告的下篇中详细阐述。
半导体被称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半导体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中国“智造”水平的物质支撑,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过去一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从中兴、晋华到华为事件,美国发动披着贸易外衣的科技战对我国半导体及通信等高科技产业进行遏制,芯片被“卡脖子”引发国人对半导体产业的强烈关注。
本报告主要从产品角度和产业链角度分析半导体产业,进而给出对这一行业的资产配置建议。
1. 全球半导体产业稳步增长,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1.1 全球半导体产业保持稳步增长,中国增速远超全球
作为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行业,半导体行业目前形成深化的专业分工、细分领域高度集中的特点,因此半导体行业受全球经济影响波动较大,且相关性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