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贤:光伏二十年 我还没与自己握手言和

时间:2019-3-29 分享到:

曹仁贤刚拒绝在一份关于发展“清洁”火电的征求意见上签字。

几天后,他在两会上再次开炮抨击某些化石能源企业提出的“清洁”、“低碳”、“近零”等伪命题,呼吁可再生能源附加提高一分钱,并建议国家成立能源部,用能源管理升格的方式去解决现在能源工作存在的顽疾。

他是圈中大佬好友最多的企业家之一,也是见证了中国光伏全发展历程的资深专家,许多客户遇到技术难题,也会向“曹老师”请教。

阳光电源至今,曹仁贤没有一天不在与自己战斗。

奋起能源千钧棒,澄清雾霾万里埃。

跨界融合:3毛1超低电价背后的秘密

2005年,中科院电工所马胜红研究员到甘肃调研,曹仁贤随行,想在敦煌做一个1MW的并网项目。“后来大家觉得太小,准备做5MW。”敦煌光伏特许权招标就是从这里开始,这里也是许多中国光伏人最早的起点。最终2009年2个10MW特许权招标项目出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0年后,阳光电源与三峡新能源联合开发的青海格尔木500MW项目以0.31元/kWh的上网电价震惊行业,数位坐不住的业内大佬还专程跑来找曹仁贤取经。

给笔者介绍到这时,曹仁贤面露喜色、非常自豪。曹仁贤表示,电站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优秀的发电绩效也是设计出来的,但根基是研发出来的。所以2018年下半年,阳光电源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电站研发、设计方面的整合,调集精锐技术与市场人员整合到电站研发中心。“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研发炮。”这个中心的研发人员更多的是奔赴电站前线,找毛病挖潜力,找理论的依据,然后为设计人员提供理论输入。

更重要的是这个研发部门做的另外一件事:如何让逆变器技术创新延伸到系统端,简而言之:跨界。

版权所有:http://www.dianrong1.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